测量设备管理控制规程
一、目的
确保测量设备的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处对测量设备从配置、样准、使用至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
三、职责
1、 总经理负责批准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
2、 管理处经理负责审核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经理助理负责采购计划的实施。
3、 管理处机电维修部负责提出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或申请;负责测量设备的使用、校准和管理。
四、程序要点
4、测量设备的范围
(1)按用途可分为向顾客计费用的;维护和检修设备用的;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视用的。
(2)按装置可分为安装于固定管道、设备上的;移动使用的。
(3)按来源可分为公司原来已有的、新采购的、借用的。
(4)按形式可分为仪器、仪表、磅秤、天平、量具、测试软件。
5、测量设备配置的要求
(1)数量满足使用需要。
(2)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和精度等级满足被测对象精密度、准确度的要求。
6、测量设备的采购
(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根据测量设备的现状和需要,提出采购计划或申请,经管理处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按规定进行采购。
(2)采购计划或申请应详列所需采购测量设备的下列资料:
a、 名称、型式或型号、规格、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精度等级;
b、数量、该产品的标准代号(尽可能做到)、用途、参考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名称。
(3)采购人员应严格按采购资料进行采购,如有变动,应事先征询机电维修部主管的意见。
(4)测量设备采购进公司后,应按公司相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核对实物是否与所申报采购资料相符,并核查验证包装、外观及所带证明、证件。
7、测量设备的管理
(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测量设备,其职责为:
a、 建立测量设备台账,其内容包括:出厂编号、公司编号、名称、型式或型号、量程参数、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数量、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开始使用日期等唯一性标识追溯性资料,并随测量设备的变化而保持台账的可用性和可追溯性;
b、 对测量设备逐一进行编号标识,其要求为:
采用符号和顺序进行编号,示例如下:
符号规则如表一:
本表未作规定的,由专职管理人员依据上述原则予以规定;
标识方法应按方便、适用、可行、易于观察的原则进行,一般采用带色彩(如红、黄色)的不干胶纸编号后粘贴于测量设备适宜部位的方法实施。
c、规定测量设备的校准周期。测量设备的校准周期根据其使用频率及测量设备精度等级确定,如表二:
d、按确定或规定的校准周期将测量设备委托国家授权的计量监督检测单位进行校准,并办理相关委托手续;
e、对测量设备的使用、停用、报废及校准标识的保持进行检查、监督或办理相关手续。
8、测量设备的使用
(1)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测量设备(原安装于机械、电气设备上的除外)在使用前(含采购进入公司的)均经过了校准,且校准结论满足使用要求。
(2)使用人员应熟悉测量设备的使用,正确、合理、按规定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并确保在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1)使用人员在调整测量设备时,应防止由于调整不当,而使校准状态失准。
(2)当发现测量设备失准时,应对已测量或计量的结果进行复查,消除由于失准可能造成的影响。
(3)测量设备的保管防静环境应适当,不应与工具、刀具、原材料零配件混放,防止丢失、碰磕、损坏、失准、锈蚀。
9、 测量设备的限制使用和报废
测量设备经校准后判定为不合格的区段或范围,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限制不得在不合格区段或不合格范围内使用,这种限制应以适当的形式通知到所有使用该测量设备的人员,并在设备的适当部位或存放处或包装物上明确予以标识。无法限定区段和范围的,可送有关单位检修,检修后经校准合格方允许使用,无检修价值的予以报废。报废应办理相关手续,并报总经理批准。
10、校准的委托
(1)如公司无校准设备、标准物及专业人员,即无能力进行校准,凡需校准的测量设备一律委托国家授权校准单位进行校准。
(2)机电维修部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在委托校准时,应将送交校准设备的使用量值范围列入委托中,并请校准单位在校准报告/记录中列出所使用校准设备型号、环境温度、校准判定依据的国家标准代号。
11、 机电维修部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长期保存测量设备台账、校准记录、限制使用或报废测量设备的审批单。
12、 本规程执行情况作为相关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五 记录
1、《测量设备台账》
2、《测量设备校准动态记录》
3、《测量设备报废审批单》
4、《测量设备限制使用记录》
篇2: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全部管理和监控,确保设备能满足生产各环节危险有害因素的测量。并确保设备有效数据精确。
二、职责
1.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设备的管理及校准工作,并委派相关人员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
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设备的保养工作。
三、管理内容
1.所有安全测量、监视设备都要登记入册,包括名称、型号、规格、进公司日期等编号。
2.所有安全测量、监视仪器都需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所有安全测量、监视仪器都是合格的,新购入的器具要先进行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3.所有安全测量、监视器具要编写操作指导书,并发放到相关操作者。
4.所有安全测量、监视器具应有相应责任人,明确其维护与保养的具体事宜。
5.由企业安全委员会指定人员定期、定时对测量、监视数据的收集、整理、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相关人员汇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附件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aq-bzh53
篇3:物业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2)
物业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二)
1.0目的
为了对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仪器,比较标准进行控制,确保这些仪器在存放、搬运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已知的准确度。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与管理。
3.0职责
3.1工程部负责管理监视和测量仪器的采购申请、验收、送检以及报废的审批和建立总台帐。
3.2各管理处负责监视和测量仪器的使用,以及管理处的《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卡》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报告与采取相应措施。
4.0实施程序
4.1监视和测量仪器的管理和使用
4.1.1由工程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卡》,并对所有监视和测量仪器进行统一编号。
4.1.2所有监视和测量仪器应在检定合格期内使用。
4.2监视和测量仪器的采购和验收
4.2.1各部门需用监视和测量仪器时,由本部门填写《请购单》,经工程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实施采购。
4.2.2采购的监视和测量仪器由工程部负责安排验收,验收合格后在《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卡》上进行登记,统一编号管理。
4.3监视和测量仪器的领用
验收合格后,由工程部将监视和测量工具仪表分派到使用部门。
4.4监视和测量仪器的校准
4.4.1工程部负责根据监视和测量仪器的使用状况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编制《监视和测量仪器校准计划》,经工程部经理批准后执行。
4.4.2对于委外送检仪器,由工程部选择合格的计量服务供应商送检。
4.4.3对于自检的仪器,应按仪器的有关技术资料进行自检,并将校准结果记入《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卡》。
4.4.4校准合格的监视和测量仪器必须贴有《校准合格证》,《校准合格证》必须注明有效期,无有效合格证的不得使用。
4.4.5经校验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仪器,应贴上标识。
4.5监视和测量仪器的修理和报废
4.5.1监视和测量仪器损坏或失效时,由工程部统一安排送到合格的计量服务供应商处进行修理,重新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4.5.2监视和测量仪器无法修复,需要报废时,需经工程部经理批准后予以报废,并在《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卡》上注销。
5.0相关记录
**009-01请购单
**013-01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卡
**013-02监视和测量仪器校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