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凯发一触即发

4442

  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1 目的

  为业主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证绿化物的健康生长。

  2 范围

  适用于物业公司各管理处绿化养护管理。

  3 职责

  3.1物业管理处经理负责绿化工作的检查、指导。

  3.2部门主管负责绿化工作的安排、实施、检查及过程控制。

  3.3绿化工负责绿化工作的具体操作。

  4 园区名贵树木实行挂牌管理:

  4.1挂牌植物清单及介绍(详见附件)。

  4.2挂牌内容:科属、植物生态习性、公司logo和公司名称。

  4.3挂牌方式:只对人流量大的区域或主要行人道两旁植物进行挂牌;同种植物片植的只挂路口明显处的一个;每个植物所挂的位置,应以植物和现场情况而定,高度1.8米,挂后能明显看到和不易损坏树木为准。

  5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5.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完善,管理得当,植物配置合理,基本达到黄土不露天。

  5.2园林植物

  5.2.1生长正常。新建绿地、各种植物3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5.2.2园林树木树冠基本完整,主侧枝分布均称、数量适宜、修剪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正常,花后修剪及时。绿篱、色块枝叶正常,整齐一致,形状美观。行道树无缺株,绿地内无死树。球类植物光滑美观,冒条不超过7厘米。

  5.2.3落叶树新梢生长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

  5.2.4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适时开花,无残缺。

  5.2.5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一致,覆盖率95%以上,草坪生长长度不超过10厘米。除点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不得超过5%。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7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180天。草地、灌木无死块,无践踏,无重度积尘。

  5.2.6病虫害防治及时。园林树木有蛀干、病虫害的株数不得超过1%;叶上无虫粪,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5%,对季节性、迁移性病虫害处理及时。

  5.2.7及时施肥,乔灌木每年春、冬各施肥一次,绿化全年追肥不少于两次。

  5.3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80%,开花的攀缘植物能适时开花。

  5.4绿地整洁,无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应日产日清,做到清理及时。

  5.5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和牌示等园林设施完整、安全,基本做到维护及时。

  5.6绿地完整,无堆物、堆料、搭棚,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下距树干2m范围内无堆物、堆料、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5.7绿化管理制度、绿化养护建议健全;养护管理实行“定岗、定位、定人”三定工作制度,工作有台帐记录。

  5.8 对毁绿、占绿,及其他破坏绿化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园路、广场、花架及喷泉等园林设施局部松动,但能正常使用。

  6 绿化养护内容

  6.1每年12月20日前,各大区、各分公司提交所辖园区下年度绿化养护工作计划,经公司工程部审批后执行。

  6.2草坪的养护和管理

  6.2.1浇水

  6.2.1.1冬季12-2月份不浇水或少浇,3-5月份每3天浇一次,6-8月份每天浇一次,9-11月份每三天浇一次。

  6.2.1.2 2月底3月初浇返青水,11月底12月初浇封冻水。

  6.2.1.3浇水前应事先收听当地气象预报,结合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时间为上午10:00之前,下午16:00以后,冬季浇水在午后2点之前,要求一次浇透,湿润根部达10-15cm。

  6.2.1.4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漫灌,使用喷头每四个小时更换位置,使用微喷带应将其放置在较高位置,每四个小时更换位置。

  6.2.2施肥

  6.2.2.1一般以氮肥为主,冷季型草于3月开始生长时施用一次,5月施第二次;夏季停止施肥,秋季于10月中旬最后一次施肥。

  6.2.2.2施追肥应选择阴天,在雨前或浇水时进行。

  6.2.3 修剪

  6.2.3.13月-4月,每月修剪一次;生长旺季的5月-10月,每7-10天修剪一次。

  6.2.3.2修剪一般保持高度在10厘米,普通草坪不能超过15厘米。

  6.2.3.3在修剪开始前,将草坪内杂物清理干净。

  6.2.3.4修剪草坪应8点以后,周六周日9点以后。

  6.2.4草坪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渴斑病、赤霉病等。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

  津、百菌清、代森猛锌等,病害易发期是6-9月,一般浓度控制在500倍液左右。7天左右喷施一次。虫害有:尖头负蝗、小地老虎、蝼蛄、蛴螬 、蚜虫等,常用的杀虫剂有呋喃丹、铁灭克、敌敌畏等。

  6.2.5草坪维护要求

  6.2.5.1及时修剪草坪,使其保持10cm以下的高度,高度整齐一致。

  6.2.5.2剪后清除草屑和干草,不能遗留于草坪上。

  6.2.5.3清理留在路上的草屑。

  6.2.5.4每半月清除杂草一次。

  6.2.5.5对缺草或枯草的地方应及时补草或撒草籽。

  6.3 乔灌木的养护管理

  6.3.1 浇水:一次浇透,不能长期积水。

  6.3.2 施肥:施在树坑的边缘,翻土覆盖。

  6.3.3 修剪:修剪一般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落叶乔木在冬季修剪,修去徒长枝和过密枝及干枯枝,病枝。

  6.3.3.1丛生式:一株发生多数枝条,通过多次摘心,平茬或修剪,促使根部生出稠密的株丛。如榆叶梅、紫荆。

  6.3.3.2圆球式:对植株多次摘心或短剪,促使其从主枝上长出许多稠密的侧枝,然后再对突出的侧枝进行短剪。让他们再生二次枝或三次枝,并将整个树冠剪成圆球形或扁球形,如大叶黄杨、锦熟黄杨。

  6.3.3.3月季的修剪:冬季修剪,一般留一年生枝,留两个芽,以上全部剪去。

  6.3.3.4绿篱的修剪:高度50-70cm,轮廓线明了,顶部平整。生长旺季,10天左右需修剪一次,休眠期剪去一些干枯枝与病枝。

  6.3.4 乔灌木养护日常要求

  6.3.4.1及时修剪,保持造型。

  6.3.4.2绿化工每天要对各自的责任区巡视一遍,发现病害、虫害要尽早预防。

  6.3.4.3及时拔除死树、病树。

  6.3.4.4清理树坑内的杂草、杂物。

  6.3.5 树穴处理

  6.3.5.1栽植不到一年的树木:做成圆形的下沉式树穴,树穴边缘与周边地形必须衔接自然,不能有明显高出的土,树穴大小要参考树木的大小而定,但必须保证同种规格的树木树穴一致,一般树穴大小为树木胸径的8-10倍,另外树穴中的土壤要经常进行松土,保持土壤疏松规整。

  6.3.5.2栽植超过一年的树木:在树穴规整的基础上栽植植物或铺设鹅卵石等。一般广场上栽植树木的树穴可种植葱兰或麦冬或红花酢浆草或草花等植物;而绿地内树木的树穴可种植红花酢浆草、鸢尾、葱兰、杂三叶或铺设鹅卵石等;对于大乔木或古树的树穴内还可以种一些攀援植物,如:蔷薇、茑萝及牵牛等,进行垂直美化。

  6.4病虫害防治

  6.4.1 白粉病

  6.4.1.1发病条件:在温度18-25度的高温,通风条件不良时易发生此病,每年5-6月及9-10月较为严重。

  6.4.1.2寄生植物:月季、十大功劳、大叶黄杨、丁香、紫薇等。

  6.4.1.3症状:主要危害叶、茎、嫩梢及花蕾等,初期叶卷曲,呈灰白色,随病斑的扩大,叶面着生一层白粉状物。

  6.4.1.4防治方法:增加通风、光照,降低空气温度;早春发芽前,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喷洒甲基拖布津800-1000倍液。

  6.4.2 锈病

  6.4.2.1条件:温暖多雨季节最易发生,5-6月及8-9月为盛期。

  6.4.2.2寄生植物: 月季、蔷薇、合欢、黑麦草、高羊毛等。

  6.4.2.3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呈锈状斑点。发病初期,叶上产生淡绿色小斑点,后变黄色,引起落叶。

  6.4.2.4防治方法:注意通风,控制温度;及时清除病枝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保护新叶,生长期喷洒粉锈宁500-600倍液。

  6.4.3 黑斑病

  6.4.3.1发病条件:在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雨季最为严重。

  6.4.3.2寄生植物:月季、榆叶梅、黄刺玖等。

  6.4.3.3病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及叶柄,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黑色病斑,布满后导致叶片脱落。

  6.4.3.4防治方法:注意通风,控制温度;及时清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保护新叶,生长期喷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6.4.4蚜虫

  6.4.4.1发生时期:3-6月中旬及8-9月。

  6.4.4.2寄生植物:月季、海桐、小叶女贞、桃树、大叶黄杨、夹竹桃等。

  6.4.4.3症状:植物幼叶卷曲变形,叶片上有分糖液泌物。

  6.4.4.4防治方法:喷洒灭蚜威800倍液或蚜尽1500-2000倍液。

  6.4.5红蜘蛛

  6.4.5.1发生时期:5-6月发生。

  6.4.5.2寄生植物:红花酢浆草、桃树、海桐、大叶黄杨等。

  6.4.5.3症状: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发黄。

  6.4.5.4防治方法: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喷洒哒螨灵1500-2000倍液。

  6.4.6介壳虫

  6.4.6.1发生时期:6-10月发生。

  6.4.6.2寄生植物:紫薇、火棘、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等。

  6.4.6.3症状:枝条上有白色绒状附着物。

  6.4.6.4防治方法:刷掉枝干上的虫体;剪掉危害严重的病枝并喷洒介壳灵500-800倍液。

  6.4.7天牛

  6.4.7.1发生时期:4-10月发生。

  6.4.7.2寄生植物:桃树、合欢、大叶黄扬、柳树等。

  6.4.7.3症状:植物干茎下部有木质屑,树干上有洞。

  6.4.7.4防治方法:捉杀成虫;在树干内注射倍液的敌敌畏50倍液。

  6.4.8炭疽病

  6.4.8.1发生时期:7-9月发生

  6.4.8.2寄生植物: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

  6.4.8.3症状:叶片有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具颜色较深的边缘。

  6.4.8.4防治方法: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4.9黄刺蛾

  6.4.9.1发生时期:5-8月发生

  6.4.9.2寄生植物:樱花、法青、石楠等。

  6.4.9.3症状:幼虫在叶背食害叶肉,留下叶柄和叶脉,把叶片吃成网状,

  6.4.9.4防治方法: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4.10夏季斑枯病

  6.4.10.1发生时期:6-10月份

  6.4.10.2寄生植物:冷季型草坪,以早熟禾为主。

  6.4.10.3症状:最初为枯黄色圆形小斑块(直径约3-8cm),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马蹄形枯草圈,直径大多不超过40cm左右(最大时也可达80cm),多个病斑愈合成片,形成大面积的不规则形枯草区。

  6.4.10.4防治方法:用阿米西达或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500至1000倍喷雾或灌根进行防治。

  6.5农药安全施用

  6.5.1农药分类

  根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高毒农药: 3911、久效磷、甲胺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呋喃丹等;中等毒农药乐果、乙硫磷、抗蚜威、敌敌畏、敌克松等;低毒农药:有敌百虫、辛硫磷、三氯杀螨醇、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百菌清等。

  6.5.2农药的购买和保管

  6.5.2.1购买农药时必须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质量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6.5.2.2搬运农药时要轻拿轻放。

  农药进出仓库应建立登记手续,不准随意存取。

  6.5.3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6.5.3.1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严禁用手拌药。

  6.5.3.2如手撒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

  6.5.3.3配药时,要用专人看管负责,严防农药丢失或被小孩误食。

  6.5.3.4使用手动喷雾器喷药时应隔行喷。手动和机动药械均不能左右两边同时喷。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

  6.5.3.5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6.5.3.6施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以防人中毒。

  6.5.3.7用药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喷雾器清洗干净,连同剩余药剂一起交回仓库保管,不得带回家去。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准随地泼洒。装过农药的空箱、瓶、袋等要集中处理。

  6.5.4施药人员的选择和个人防护

  6.5.4.1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和农药中毒及其他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皮肤损伤未愈者不得喷药或暂停喷药。

  6.5.4.2施药人员在打药期间不得饮酒

  6.5.4.3施药人员打药时必须戴防毒口罩,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鞋、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能用手擦嘴、脸、眼睛,绝对不准互相喷射嬉闹。每日工作后喝水、抽烟、吃东西之前要用肥皂彻底清洗手、脸和漱口。有条件的应洗澡。被农药污染的工作服要及时换洗。

  6.5.4.4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

  6.5.4.5操作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脸和皮肤等暴露部位。

  6.6病虫害防治时,操作人员应填写《病虫害防治记录表》。

篇2:盟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运行、维修养护管理标准

  盟东城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运行、维修养护管理标准

  序号项目“z城”管理标准

  1)综合管理

  1.设备用房方便物业管理企业使用,达到集中、集约管理效果、应集中设置(二次供水、消防供水、高低压配电房、消防控制室、监控室与物业服务中心尽可能集中设置。建立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的基础档案。建立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的基础档案。

  2.运行、检查、维修养护记录应每月归档。

  3.组织实施房屋使用安全情况评估检查。

  4.共用部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照责任范围编制修缮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修缮;共用设施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即时组织修复。

  5.每年第四季度制定下一年度维修养护计划。

  6.特种设备按照有关规定运行、维修养护和定期检测。

  7.雷电、强降水、大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前后进行检查并落实防范措施。

  8.设备机房1).每月清洁1次,室内无杂物。2).设置挡鼠板、鼠药盒或粘鼠板。3).在明显易取位置配备消防器材,每月检查1次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有效。4).设施设备标志、标牌齐全。5).在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相关制度、证书。6).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工作日志、清洁记录等齐全、完整。

  2)共用部位

  1.房屋结构每季度检查1次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外观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时,应申请房屋安全鉴定,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按鉴定结果组织修缮。

  2.建筑部件1).每季度检查1次外墙贴饰面或抹灰、屋檐、阳台、雨罩、空调室外机支撑构件等。2).每周巡查1次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等。3).每月检查1次共用部位的室内地面、墙面、天棚;室外屋面、散水等。4).每年上汛前和强降雨后检查屋面防水和雨落管等。

  3.附属构筑物1).每周巡查1次道路、场地、阶梯及扶手、侧石、管井、沟渠等。2).每月检查1次雨、污水管井等。3).每周巡查1次大门、围墙、围栏等。4).每周巡查1次休闲椅、凉亭、雕塑、景观小品等。5).每年检测1次防雷装置。信号系统应加装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

  3)空调系统

  1.运行前对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风机盘管、水处理等设施设备进行系统性检查。

  2.运行期间每日巡视1次空调系统,保证室内温度符合相关规定。

  3.制定节能措施,每月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

  4.每年检查1次管道、阀门并除锈。

  5.每年检验1次压力容器、仪表及冷却塔噪声。

  6.每年清洗消毒1次新风机、空气处理机滤网、表冷器、箱体等;每年清洗消毒2次风机盘管滤网;每2年清洗消毒1次风管。

  7.每年对空调系统进行1次整体性维修养护。

  4)二次供水设施

  1.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使用消毒设备,水箱按规定清洗消毒、水质化验,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每日巡视2次水箱间、水泵房,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3.每月切换1次备用水泵。

  4.每季度检查1次水泵润滑情况,补充或更换润滑剂;每年养护1次水泵。

  5.每年对供水管道、阀门等进行除锈、刷漆,每年入冬前对暴露管道进行防冻处理。

  6.水箱、蓄水池盖板应保持完好并加锁,钥匙由专人保管,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溢流管口、透气口应安装金属防护网并保持完好。

  5)排水系统

  1.排水设施每年上汛前对雨、污水井、屋面雨水口等设施进行检查,组织清理、疏通,确保畅通。每次降雨前后及过程中对主要排水口、管井进行检查。

  2.污水泵汛期每日巡视2次,平时每日巡视1次,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每周进行1次手动启动测试;每季度养护1次。

  3.化粪池每半年检查1次化粪池;组织安排清掏。

  6)照明和电气设备

  1.楼内照明每班巡视1次,一般故障8小时内修复;复杂故障1日内修复。

  2.楼外照明每日巡视1次,一般故障12小时内修复;复杂故障3日内修复;每2周调整1次时间控制器。

  3.应急照明每日巡视1次,发现故障,即时修复。

  4.低压柜每日巡视3次设备运行状况;每半年养护1次,养护内容包括紧固、检测、清扫;每年检查2次电气安全;每半年检测1次接地电阻;每年校验1次仪表。

  5.低压配电箱和低压线路每周巡视1次设备运行状况;每半年养护1次,内容包括紧固、检测、清扫;每半年切换1次双路互投开关。

  6.控制柜每周巡视2次设备运行状况;每年养护2次,养护内容包括紧固、检测、调试、清扫;每季度校正1次各种电器装置或控制设备的设定值;每年检查2次各类远控装置和节能装置。

  7.发电机每月试运行1次,保证运行正常;每年2次带负荷运行;每年活化2次蓄电池;每班巡视1次充电机和蓄电池。

  8.检测每年检验1次电能表。

  9.配电室、楼层配电间防止小动物措施完备;穿墙线槽周边封堵严密;锁具完好;电缆进出线和开关标志清晰、准确。

  7)安全防范系统

  1.报警控制管理主机每日巡查1次,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每日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2.对讲门口机每周检查1次按键、显示屏等;每周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3.网络控制箱每季度检查1次外观、接线;每季度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4.红外对射探测器每月检查1次接线、探测范围、防水状况等;每月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5.图像采集设备每日检查1次监视画面、录像功能;每周表面清洁1次;每季度内部除尘1次。

  6.摄像机每季度检查1次聚焦、红外夜视、接线、防水状况等,进行相应的调试;每季度镜头表面清洁1次;每年防护罩内部除尘1次。

  7.解码器每季度检查1次防雨罩、接线等,进行相应的调试;每季度表面清洁1次;每半年内部除尘1次。

  8.云台每季度检查1次运转、接线,进行清晰度调校;每季度表面清洁1次;每半年转动部位上润滑油1次。

  9.巡更点每周检查1次外观,表面清洁1次;每日存储巡更记录。

  10.读卡器每周检查1次外观;每周表面清洁1次,查看防水状况。

  11.电磁锁门锁每2周检查1次吸力、外观、接线。

  12.出门按钮每2周检查1次开锁功能、接线。

  8)电梯

  1.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按照相关要求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标志应置于或附着于电梯的显著位置。

  2.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应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3.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排除;电梯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应每年进行校验、检修。

  4.应与有资质的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签订电梯维保合同,约定维护保养的内容、要求、频次、期限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对专项服务企业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对专项服务企业定期检修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5.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

  6.制定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发生电梯困人或其它重大事件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物业服务人员应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专业维修人员应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

  9)水景

  1.启用前进行防渗漏和防漏电检查,防止渗漏,保证用电安全。

  2.使用期间每日巡查1次喷水池、水泵及其附属设施,每周检查1次防漏电设施。

  3.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4.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篇3:盟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盟东城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序号项目“z城”管理标准

  1)基本要求

  1.乔木植株生长正常,主枝基本完整,植株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生长季节叶片保存率高于95%。

  2.灌木植株生长健壮,枝叶丰满,主枝分布均匀合理,观赏效果好,符合植物品种的造型特点,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3.绿篱和色块造型整齐美观,轮廓清晰,高度一致,修剪及时,出现死亡或缺株应及时补栽,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4.地被和花坛植物地被植物覆盖率高于95%,花坛植物死亡率超过3%后能及时补栽更换。

  5.草坪草坪整齐,覆盖率高于95%。

  6.古树名木对正门口香樟书应建立档案,制定专门养护计划。

  7.时花z城及z城以上服务标准可根据需要栽种时花。

  2)绿化养护内容

  1.灌溉有灌溉计划,灌溉水下渗充足且均匀,有排涝措施;采用节水灌溉设备和措施,能利用雨水资源进行灌溉;确保在萌芽前、4月、5月、秋季、入冬前浇水,其他时间根据植物种类、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灌溉。

  2.施肥乔木每年施肥1次至2次,灌木每年施肥3次至4次,地被和草坪植物每年施肥4次至5次,花坛植物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通过有机覆盖等方法,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

  3.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掌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尽量采用生物、物理方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4.整形修剪乔木每年夏季、冬季各修剪1次;灌木修剪及时,全年至少修剪3次;绿篱和色块每年至少修剪5次;冷季型草坪生长季节至少每2周修剪1次,全年至少修剪20次。

  5.除草每年全面除草5次,重点绿地增加除草次数,出现杂草的绿地面积不超过总绿地面积的2%,局部杂草覆盖率不超过绿地面积的30%,不出现20厘米以上的杂草。

  6.垃圾处理绿化作业产生的垃圾和绿地内的垃圾杂物应随时清理干净。

  3)工作检查

  1.生长季节每周至少检查1次绿化工作。

  2.编制每周绿化养护措施和工作计划。

  3.绿化档案齐全、准确。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