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凯发一触即发

6967

  第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护理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

  二、护理、治疗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三、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筒。

  四、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

  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

  六、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使用,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七、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和有强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消毒。

  八、对出院病人,必须做好终末消毒。床、桌、椅等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房按病情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一、住院传染病人应在指定范围活动,不得互串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及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十二、对受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消毒,被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应焚烧。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十四、治疗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桌椅用消毒液擦洗,每

  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或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1次,每月作细菌培养1次。

  十五、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用过物品与未用过物品应严格隔开,并需有明显的标记。

  十六、治疗室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十七、换药车上的用物要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清洗消毒。

篇2: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3)

>  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三)

  一、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两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手的清洁。

  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一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绢。

  5、要求幼儿服装整洁,被褥勤晒,床单每月洗一次。

  6、保护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不能离得太近,高度要适中。

  7、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床。

  2、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3、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入托,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4、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篇3: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3

  一、按季节开展卫生防病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

  二、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室内外卫生分片包干,每天两扫两拖,每周大扫除,并进行全园消毒。

  三、茶杯架、桌椅、水龙头、门把手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四、幼儿玩教具每周消毒一次,一巾一杯天天消毒,餐具餐餐消毒,活动室寝室每日消毒,图书每月日光爆晒一次,每学期翻晒被褥两次。

  五、厕所每次用后即冲水,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做到无臭味。

  六、活动室及寝室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一次,时间为60分钟。每周用苍术消毒一次。

  七、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报告,所在班级物品要彻底消毒。

  八、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应及时报告园领导,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九、要求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每周剪指甲

  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午睡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