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景观规划设计 -凯发一触即发

4183

摘要:昆玉河是贯穿北京西部城区的重要水系,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其周边商业、文化、居住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何使昆玉河紧密地连接起周边众多资源,在当代城市生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创造更人性化的公共场所并建立现代休闲滨水开放空间模式,是此次项目研究和设计的核心。

关键词:风景园林 昆玉河 规划设计 联系 可达性

20**年5月,北京节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和清华西门至卧佛寺路两侧绿化景观规划“国际招投标方案征集揭晓,ed sa orient与北京园林古建设计院的联合方案夺得本次竟赛的第一名,并成为最终实施方案。

通过对本案设计过程中引发的一些对现代中国城市滨水空间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广大读者交流探讨,希望共同推动中国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1、以昆玉河为例探讨国内滨水地区存在的问题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城市在经历了gg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积累阶段后,逐渐进入追求城市特色和品质的新阶段城市滨水空间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大多数国内城市滨水空间长期被湮没在对规模和速度的盲目追求中,无法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昆玉河目前主要存在3大问题:

1.1 与周边城市资源缺乏联系
“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北起颐和园新建宫门路,南至八一湖桥西侧,全长约lokm该走廊自北向南,将颐和园、万柳高尔夫及社区、鲁迅文化园、玲珑塔、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中央电视塔以及玉渊潭公园串联起来,囊括了众多文化、娱乐、商业和居住资源,但目前昆玉河与这些资源的联系是消极被动的,各种资源孤立地游离于昆玉河之外,小同资源之间没有互动,缺乏整合。

1.2 可达性差,没有很好地利用亲水空间
目前昆玉河滨河两岸均为城市道路。严重阻碍行人与河道之间联系,亲水空间的可达性很差。
有20多个新老楼盘分布于昆玉河两岸,居住用地在周边总用地中约占80%楼盘销售价格均得益于e}玉河,但居民未能享受到亲水环境,跨道的小便阻隔了居民的亲水愿望。

1.3 功能单一,缺乏生活配套设施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小断追求,为滨水空间提供了新的舞台,然而目前昆玉河的单一景观水道的功能已远远小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长达10km的范围内除滨角园餐厅外几乎再无其他滨水服务实施,昆玉河良好的景观条件所提供的功能价值被严重降低,本应成为城市休闲活动中的地带却无所作为地沉默着。
以上所述昆玉河的问题在国内其他城市滨水地区中也普遍存在,这些问题正反映了大多数滨水地区目前的尴尬状态,值得广大同爪和政府相关部门来共同关注。

2、确立总体日标和规划原则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通过引入世界先进的理念和高品质的设计,在历史风貌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整体性设计、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游憩与旅游相结合等基本规划原则下,树立起昆玉河真正的京城名胜水上第一游“的形象;整合联系周边城市资源,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最具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并可借助20**年奥运的契机,使东方昆玉河”的品牌走向世界。

整个方案依据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总体要求而设计,将保护古都风貌和展示首都新形象有机结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借鉴法国塞纳河、德国莱茵河等国外著名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案例,充分发挥“水”的生态环境价值,使昆玉河水景生态走廊更能体现新北京的独特风貌。

3、规划对策

针对于以上所述存在问题,我们从景观、交通、功能3个主要方面入手,提出解决措施:

3.1 景观方面

3.1.1 士曾加亲水空间
在昆玉河整体流域的设计中,亲水空间的创造始终作为基本的目标之一被加以强调小同区段亲水空间的创造都与其周边的重要城市资源紧密联系,与它们取得必然目自然的联系,进而将这些重要城市元素整合归纳到昆玉河滨水空间中来。
如在中央电视塔的节点设计中,以龙跃澜漪“为主题,以电视塔的圆形台地为依托,通过改变或增加电视塔广场入口,围绕电视塔周围形成半径小同的圆形滨水步道,使其与昆玉河产生有机联系。
长河,玉河交汇处的绿地现状景色很好,规划道路的小利影响很大,所以将道路外移,绿地得以保留并扩大成绿岛,增加了一处宜人的亲水平台。

3.1.2 岸线多样化
现状的昆玉河近10km的驳岸,给

人的视觉感受较为平淡为了给游船上的游客及两岸车辆创造美好的心理感受,我们对局部地段的驳岸进行了改造设计一方面采用软化处理的手法。创造与自然和谐的景观: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与驳岸联系的通道和观景平台,增强了亲水区域的可参与性。

3.1.3 设置景观控制点
将河岸两侧周边主要城市景观纳入昆玉河景观体系,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景观拧制点,,玉河景观富于节奏感,也使昆玉河成为展示其两侧资源的重要窗口,引领游人与市民在小断的兴奋中完成昆玉河之旅,充分展示文化积淀深厚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面貌。
我们将这些景观拧制点统称分,玉十景“,使之像珍珠一样镶嵌在昆玉河两岸,并赋予其充满诗意和古典情趣的名字犷双塔玲音”丫松风竹雪州新桥酒帘州长岛虹桥州松岛草径州华市灯光州荷风曲淑州莲舟醉晚叼笙歌水楼“、”万柳叠翠“。

3.2 交通方面

本方案中,重点强调了交通流线的合理性在可行条件下,对局部规划道路进行改线,扩大亲水空间;通过地下通道、空中步道等方式,解决亲水空间可达性。在总体规划道路结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大量增加地块内部步行道交通线路,同时在主要节点空间设置步行广场本次规划将水上游船线路纳入交通设计范围,在主要地方开设码头,方便游客游览出入由于蓝靛厂南路将,玉河河道与周边居住用地分隔开,规划中,在局部地段将蓝靛厂南路改道,与其辅路相邻;同时在蓝靛厂南路与其辅路间设计了30 40m的绿化隔离带,以消除改道后形成的小利因素此外,通过地下通道的设计,使周边居民能很方便地到达滨河绿地。

3.3 功能方面

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经过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构思,确立了“一链州六段”的规划结构,整合或新规划若卜功能结点,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概括为:“望一望、尝一尝、逛一逛、游一游”,力图通过最通俗的语表达最时尚目最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活画卷,展现昆玉河的历史风韵与时代魅力同时达成旅游项目多元化:既有古迹参观,又设有商业、文化娱乐、酒后、会展、健身等多个项目,使得整个旅游线充满活力。

“一链”指的是通过昆玉河走廊的形成,构建一条贯穿大小景点、开放空间的景观链“六段”是这链条上的6个以水“为主题的各具特点的景观段,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实现小同的功能划分,形成6个风格迥异的核心景观区域。

位于车公庄桥以南至中央电视塔的双塔碧水段“被规划为娱乐人文区,结合中央电视塔、慈寿寺塔和摩诃庵3大旅游景点,构筑兼有中国历史与现代人文特色的空间,诗词、书法、评书、古典戏剧及舞蹈等活动都将能在这里找到各自的一块空间;生活休闲区位于车公庄桥至车道沟桥的”水岸飞虹段“,规划舫状的小岛,为周边居民提供,玉河上又一处休闲、放松心情的好去处犷长河水湾段”位于车道沟桥以北至长春桥,设定为文化艺术区,艺术沙龙、艺术展示等相关活动在本段是重点;

长春桥以北至远大北路的水月华市段“将以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为核心,通过广场、休闲吧和茶座等,向游客和周边居民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成为商业游憩区犷水绿松岛段”被赋予运动生态区“的主题,在远大北路以北至火器营桥的区域内设置湿地观测、泛舟小溪、临溪垂钓等生态体验项目以及室外网球和篮球、慢跑、自行车道、轮滑等体能锻炼内容;火器营桥以北的区域命名为‘御水宫墙段”,是自然旅游区的所在,通过在颐和园外设计的商业步行街及配套停车场,形成了一个提供旅游配套服务的颐和园入口前区“望一望”即是登上中央电视塔望京城美景,展示北京风貌;接下来尝一尝“,享受玉河美食和悠闲的滨水生活;游船上坐乏了,中间再逛一逛”,在金源商贸中心感受北京时尚生活;最后抵达颐和园游一游“,欣赏御园神韵,昆玉河之旅达到高潮。

交通方式实现多样化,水上线路通过小型游艇组织游客从河源段开始向下游游览各特色游览区,并在主要观景点设置游船码头,通过拧制游艇的吨位和马力来调节游艇与生态型河岸保护的矛盾滨汀游览线采用步行结合方式,利用蓝靛厂南路,开设电瓶车游览线,做到防洪与旅游、景观结合。沿河步行道多设置休息观景设施。

4、结语

作为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非农业人口聚集地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正成为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规划,力图通过强调有效利用及再利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限资源,从而使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成为京城口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典范。

我们小仅追求生态的优化,同样注重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玉河两岸分布有密集的古迹名胜。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建筑和园林等,这些是北京历史沿革与文明传承的生动史料,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城市的历史记忆我们在兼顾昆玉河两岸的历史名胜的保护需要和现实社会小同人群的需要的前提下,要给予这些历史遗产以新的活力和时代定位,让它们与现实环境共生相容,将来,玉河打造成集休闲、旅游、文化、生态多种功能,时尚与历史交融的滨水开放空间,它将联系整合周边众多城市资源,成为北京历史文脉的最佳代西一人。

我们相信,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必将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成为北京城市肌理中的别具一格的都市大地景观,并在中国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篇2:人工湿地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人工湿地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日前,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首席设计师俞孔坚主持设计的方案,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国际公开竞标中获第一名并中标。方案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充分发挥了人工湿地的特点和应用。

  为了满足高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环境要求的规划方案,俞孔坚经过深入研究探讨,将人工湿地概念引入规划,不仅对于提高规划质量和个性,而且对于改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总体环境质量都有一定的价值。湿地生态系统的引入同时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态观念,提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资源,尊重自然的新的生活观念。

  俞孔坚说,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的地矿资源。

  北京市区现有湖泊26个,总面积约600公顷,目前,这些湖泊多数已成为广大市民休息、游览、开展水上活动场所,有些还还是国内、国际著名旅游景点。此外,在北京周围,曾经还存在大量低地沼泽和稻田。这些河流、湖泊、沼泽和稻田,都属于湿地的范畴,它们对于改善北京总体环境质量发挥的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历史上海淀中关村的西北就是北京湖泊、沼泽最发育的地方。这里最有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或临湖而建,或就建在湖沼低丘之上。

  “人工湿地概念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俞教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人工湿地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具有各种透水性的基质,如土壤、砂、砾石;二是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等;三是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四是无脊椎或脊椎动物;五是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湿地植物在湿地系统中具有三个间接的重要作用:一是显著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植物的根、茎、叶);二是湿地植物可将大气氧传输至根部,使根在厌氧环境中生长;三是增加或稳定土壤的透水性。

  俞孔坚称,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特点是: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产生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育。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不精确的设计运行参数;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及对重要工艺动力学理解的缺乏;易受病虫害影响。人工湿地不仅可以用于城市和各种工业废水的二级处理,还可用于高级处理的精处理和对农田径流的处理,在有些情况下,人工湿地可能是唯一的适用技术。

  在俞教授的笔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有四大鲜明特色,包括:提出可持续湿地环境的营造模式、功能建筑群与环境的交融、流通网络的设计和边界的营造。该方案是将生命科学园作为一个生命细胞来设计的,湿地系统的设计是本方案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关村生命高科技园规划大胆引入湿地的概念进行空间布局和绿地系统规划。以湿地为主体的绿地系统是全园的环境基质,也是高科技园区所需要的非正式交流空间所在。

  俞孔坚说,湿地生态系统的成败关键是水。规划的园区水系统包括6部分:(1)园区内各建筑组团产生的生活和实验室污水收集系统,位于地下;(2)位于园区西北的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温室,收集的污水在这里进行2级处理;(3)环绕园区的线状湿地系统,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缓慢绕园一周后成为干净水源进入;(4)以湖泊水面、挺水植物群落为主的中央湿地;(5)屋顶和园内绿地在降雨情况下形成的径流直接进入湿地系统,在绿地需要灌溉季节,可以直接从湿地系统取水;(6)园区和外界的水交换系统,建园初期,中央湿地系统土壤渗漏量大,需要从园区外引进一定数量水用于维护湿地和绿地系统,冬季湿地生物活动低,处理的污水数量减少,需要向园区外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输出一定数量的污水。

  事实上,通过收集园内产生的生活废水和利用降雨,可以基本保持园内水量平衡。建园初期,由于湿地的湖、沟土壤渗漏较大,实际水量平衡偏差可能会比较大。为了减少渗漏,可以考虑用黏土等处理湖、沟底部。经过多年自然淤塞,土壤渗漏将逐渐降低并稳定在一定水平,通过园区湿地处理后节余一定数量的干净水是完全可能的。

  谈到人工湿地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时,俞孔坚说,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视觉景观优异、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在处理了污水的同时,种草养鱼,又可以用鲜花绿叶装饰环境,把清水活鱼还给自然,节约资源,是人类与水生生物协调发展的自然景观,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尤其在中小城市和乡村缺少具有一定操作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人员地条件下使用,十分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篇3:大型购物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大型购物中心景观规划与设计

  就购物中心而言,无论是室外或室内,景观设施都能有令人惊喜的影响。好的景观能增进室内外的环境品质,塑造购物者对购物中心的美好印象。服务区域及废弃物集中场可利用植物、树木所形成的围栏与购物区域加以隔离,道路及地面的停车场同样也可通过植栽等作为软化景观的工具。

  一、环境细节

  由于购物中心为整体开发、统一管理的形式,所以购物中心的设计者通常可以做一些以装饰为目的的设计,使该地区的地价得以创造与提高,而能有较强的经济活力及优美的环境。一般而言,可设计配置特殊的景观及铺面,例如在室外餐厅、凉亭、休息区、会议厅、会议室、展览空间、图书馆、育儿室及儿童游乐场等处,可着重家具及其他细节的注意,如颜色的运用、雕刻、喷泉及特殊展厅等。由于招牌一方面必须注意与建筑及环境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又要顾及易于识别的要求,因而也会具有装饰性的风格。

  二、户外休息区及儿童游乐场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户外休息区应为交流、约会的中心区。但在设计时常有两难的局面产生:一方面,如果户外休息区设计得过为舒适,其所需的尺度可能会造成停车者需走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mall;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小心处理这一区域,则可能损失一个会引人注意的中心。因此,配置适当的座位是必须的,使户外休息区不致显得过大,尤其是在购物中心的中庭及儿童游戏场附近。mall或走廊上的餐厅及咖啡座等有桌子的座位,给购物者提供了另一种座位的选择。

  显眼的儿童游戏区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在父母亲购物时提供儿童一个可被照顾的场所,同时也成为一个地标,这个地标也可塑造出购物中心的特色。在儿童游戏区内也可以考虑置放一些电动游戏设施,它们对于购物中心而言也是一种财源。其他游戏设施则可作成动物的形态,能让儿童穿进穿出、爬上爬下。另外,立体的预制玩具也是儿童所喜爱的。

  三、地景设置

  (一)入口大厅

  入口大厅为进入购物中心后第一处场所,为室内与室外的转换空间,对于购物者而言,这是建立购物中心意想的首站。因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利用组合植栽、座椅、水池、铺面、指标等地景设施,塑造欢迎、愉悦的气氛,以提升购物意念。同时也以空间设计及地景设施配置的方式,塑造出清楚的购物路线指示,使购物者进入购物中心后能清楚地了解自身所在及欲往的方向,去除可能迷路的恐惧感。

  (二)中庭

  中庭为购物中心的焦点,对于机能而言,它除具有视线引导、休息、展示、表演等实质上的功能外,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空间指标。购物者在范围广阔、尤其是多核心或多端点的mall内选逛时,常会丧失方向感,因而有别于商店等营业空间如中庭、入口大厅、挑空等场所经常具有空间指向性。故中庭的地景设计除利用植栽、座椅、水池、铺面、指标等地景设施塑造轻松、休闲的气氛以舒缓购物者的身心外,中庭亦应能具有强烈且有别于营业空间的空间特色,以吸引购物者注意,也借此使购物者了解本身在空间中的位置。若购物中心内有一个以上的中庭,则除了在建筑设计上尽量使各中庭的形状、高度有所差异外,地景设施亦应配合设计,使各个中庭能各有不同的特色或主题,以便购物者辨识,借以做为空间指标,而可在空间中寻求定位。

  对于购物中心的开发者而言,入口大厅及中庭为塑造企业形象的最佳场所,因为虽然购物中的开发者可要求各承租户在单元商店的店面装潢,招牌样式上需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并列上购物中心的标志,但由于各承租户的营业项目不同,店面装修及家具配置皆有不同的需求,且皆需打上本身的招牌,所以对于购物者而言,购物中心开发者在营业空间所做的措施可能都只是背景似的模糊景象,感受并不强烈。因而惟有借着公共空间的空间塑造,才能有效而强烈经营购物中心整体的企业形象,如入口大厅、中庭、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空间皆是可以经营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不属于任一承租户,因而可依购物中心开发者的需求做完整而不受干扰的规划。其中尤以中庭为最佳场所。

  中庭之所以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最佳场所,主要是因为它通常是购物动线的交会点,同时也经常是购物路线的中点,因而它多塑造成一可停留休息的场所,供购物者休息及相约等候。这种停留性的特质有别于入口大厅及停车场的通过性特质,它会使购物者在该处停留休息,并有时间及心情浏览周围的环境。因而在深具特色的中庭建立清楚的企业意象,对于购物者而言是最易接受其讯息的。

  在实质环境的设计上,由于中庭相对于购物中心内其他空间具有高大空间的特性,故在地景设计上应可适应此特性而做强调立体的规划,如采用较大尺度的植栽、高度较高的水景等。且可利用地景设施配置一视觉主题,引导购物者的视线,建立购物中心的印象。

  (三)楼面装饰

  购物中心若具有多层楼面,则面对中庭、挑空的楼面部分,也应视所需予以楼面装饰。对于上层各楼层而言,面对中庭或挑空的部分也许只是一片墙或扶手栏杆,但对位于中庭内的人,各层楼面便是空间界定的界限,是中庭空间的背景,因而面对中庭的楼面也是一组需要精心设计的立面,它应与中庭的地景设计相配合,共同塑造具有整体性的空间景观。水景、灯光、植栽、巨型画幅等都是可以应用的素材。

  四、铺面材料

  在购物中心设计时,铺面的问题不能单独被提出来讨论,它必须考虑整个基地的纹理、模式、尺度、颜色等才能决定。其他影响铺面选择的因素包括:

  1、花费及效益:牵涉到保养维护、耐久性、是否易碎、瑕疵等。

  2、外观:牵涉其纹理、颜色等。

  3、工程特性:如安全性、吸音性、光线反射性等。

  4、土壤特性:以下便针对材料原则及其特性,及其使用性一并讨论:

  (一)碎石铺面

  碎石铺面可创造出非正式的气氛,由于这种铺面能允许空气及水分通过,因而特别利于敷设于树木的周围,使空气与水分能到达植物根部。同时它很便宜,适用于停车场。基本上它的缺点是铺设于停车场时,可能会因为轮胎滚动使石头飞起而造成危险。

  (二)卵石铺面

  卵石铺面可直接铺设于土壤或碎石层上,适用于铺设人行步道,尤其是树木旁。它可以散乱的排列,但同时也适合于整齐的铺设。它们因受水冲击因而是圆形无尖角的,较碎石具有安全性。具有多种颜色,大多为淡黄褐色或灰色,在选色时可以有多种选择。

  (三)硬铺面

  最普通的硬铺面就像混凝土铺面,便宜且易于使用,但在铺设时需注意其纹理及工程品质。它通常与其它材料混合使用。若利用不同形式的施工方式则可有许多装修的样式,包括清水式、条纹式、喷雾式、喷沙式、粉刷式等。

  (四)室内铺面

  室内铺面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不要与室外铺面有太突兀的差异。理想的设计是在特殊机能的地区以有别于其他铺面的特殊材料予以显示,如楼梯、坡道、焦点及展示场等。

  (五)大型

单元铺面

  铺面的尺寸通常都做成由455公分*455公分至910公分*610公分,通常厚50公分,但如果允许交通工具在其上运行的话,则65公分较为适当。一般而言,铺面的表面是平滑的,部分则有表面的纹路。若选择人造石,则有较多的颜色及纹理可供选择。

  (六)小型单元铺面

  小型单元铺面可使用的材料包括砖、丁挂砖、瓷砖、马赛克、圆卵石、碎石等,这些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质。砖必须先做防酸等处理。砖及铺面材料必须铺设于水泥沙浆上。瓷砖及马赛克对于纹理、模式及颜色的选择上可以有很大的适应性。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