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20**年,我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指导下,
严格按照《**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手册》《**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执行,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了院领导班子分工,优化组合,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现将我院20**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
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计划,得到了各位领导的重视,结合我镇实际,我院调整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成员做了具体分工。今年以来,我院定期对各村卫生室及中心责任医生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考核,并多次进行督导检查,保证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按照计划完成。
二、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镇辖区常住人口22452人,截止11月底全镇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8450份,建档率82.18%,本年度新建档案95份,合格健康档案16930份,合格率91.76%。
2、健康教育:按照规范的要求,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发放教育印刷资料15种,健康教育宣传栏60期(院6期,村卫生室52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24次(院12次,站室12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9次。
3、预防接种:ⅰ类疫苗接种127人次,262针次,ⅱ类疫苗接种79人次,115针次,未发现及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查验接种证的小学和幼儿园2家,查验率100%。
4、0-6岁儿童保健管理:辖区0—6岁儿童156人,健康管理155人,健康管理率99.36%,辖区内活产数134人,新生儿访视134人,访视率100%。
5、孕产妇管理健康:辖区内活产数134人,早孕建册128人,早孕建册率95.52%,孕产妇系统管理128人,系统管理率95.52%,产后访视产妇数130人,产后访视率97.01%。全年无孕产妇死亡报告。
6、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4106人,建立专项3748人,健康管理2379人,健康管理率57.94%,健康体检表完整率90%。
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发现高血压2932人,管理高血压2286人,管理率53.67%,规范管理1488人,规范管理率65.09%,血压控制1153人,控制率50.44%。糖尿病发现645人,管理糖尿病503人,管理率36.64%,规范管理322人,规范管理率64.02%,血糖控制220人,控制率43.74%。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调整了严重精神障碍领导小组,对我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一步排查、摸底,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等情况。对知持有精神残疾证的服药患者提供免费服药,全年免费服药56人,448人次,共计免费金额21152.20元。现登记在册患者100人,管理80人,管理率80%,规范管理78人,规范管理率78%。
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辖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全年登记传染病1例,报告1例,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
10、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院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等工作出发点,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对中心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到各村巡查非法行医,排查公共场所单位和个人;全年开展巡查44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1、中医药健康管理: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4106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1910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46.52%,0-36个月儿童54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6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48.15%
12、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年发现结核病患者1例,管理1例,管理率100%,发现疑似结核病0例,转诊0例。
13、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调整了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责任医生签约实施方案,成立签约服务团队19个。截止到11月底,规范签约6315人,签约率
28.15%,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67.44%,特扶家庭签约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总体上已经初步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管理不到位,责任医生服务意识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畏难情绪。站室以年龄较大的乡村医生为主,年轻医生不愿意到站室工作,加上医务人员休息时候都回本岛,不愿意实行轮班制度制,因此临床一线的责任医生数量紧缺。个别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信息化平台操作不熟练,对规范知识掌握较为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2、由于虾峙镇地理位置的原因,大多居民长期出海不在家,大部分年轻人搬到本岛居住,家里只有些老人,因此健康档案基础信息很难做到完善,加上海岛农村老百姓健康意识不强,主动积极性不高,这给我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
3、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未达到动态管理,信息未及时更新,新建档案较少,有部分居民在虾峙常住,但仍未建档。
4、健康教育方面:宣传窗面积不达标,健康教育场地设施不齐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无经费保障。
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不达标,体检组织开展不到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内容不规范,缺项、漏项。
6、慢性病患者管理方面:责任医生对规范知识掌握欠缺,慢性病筛查核实工作未开展,建档提醒未落实;随访内容不真实如:健康行为、服药、血压、血糖等信息与居民实际情况不符;随访不规范如:随访不及时,失访人数较多,血压、血糖首次控制不满意2周内未随访访,连续2次控制不满意未建议转诊,用药建议调整后2周内未回访;健康指导无针对性,生活方式调查指导相互矛盾,随访内容漏项、缺项等;体检记录中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主要健康问题、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情况与电话核实或随访记录等有逻辑错误、漏项、缺项、错项等情况。。
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未达到85%,随访不及时。
8、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性不高,签约对象不了解签约服务内容,组织宣传力度不够,规范签约率未达到30%。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这些问题,我院将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在20**年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功能,把大家团结起来,搞好协调工作。稳定责任医师团队,优化责任医生团队配置,鼓励年轻医生到站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及奖金分配制度,提高责任医生积极性,提高服务意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2、继续完善健康教育、设置健康教育场地,规范宣传窗内容,加强健康宣教,面向学校,企业,老年群众,慢性病患者,积极开展各种健康知识讲座,让辖区的群众更好的了解健康养生知识,同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内容进行大力宣传。改变部分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要彻底扭转勾通难,配合难,理解和接受难的问题,使人们能主动的参与并掌握自己身体健康的动态。
3、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培训,全年不少于4次,并且注重培训的有效性、连贯性、灵活性,不走过场,实时跟踪,对服务能力较弱的站室及责任医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手把手辅导。定期对责任医生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考核,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予以整改。
4、经常与镇镇政府、残联、民政部门沟通,继续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摸底排查工作,提高管理率,规范随访内容,定期派精防医生参加项目知识培训。
5、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为抓手,强化培训,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45%,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以创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为契机,加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带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广泛使用。
6、积极推动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建立签约服务激励机制,根据签约医生的服务数量、质量,满意度和居民健康状况等制定绩效考核制定,并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
**镇中心卫生院
20**年12月30日
篇2:x医院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某医院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我中心将根据省卫生厅妇下达《z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为工作计划要点,结合辖区居民的需求和本中心的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如下:
一、 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方针证策
贯彻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证策,吃透上级下达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认真规划实施。继续加强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孕产妇保健、计划免疫规划项目、传染病管理项目和健康教育工作,促成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各项措施。
二、完善组织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将继续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建档工作。已建立的健康档案通过规范化管理,发挥健康档案的实质性作用。在更新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档掩盖率计划达到80%。同时加强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健康管理。
三、 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水平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继续参加省级卫生行证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和各项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培训。
2、继续开展全科团队培训工作,坚持每周三下午组织中心人员学习有关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能。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
(一)、认真落实预防保健制度
1、掌握辖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认真制定社区健康促成规划及实施计划,在村委会的积极配合下,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根据“卫生宣传日”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确定宣传主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
2、社区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水平。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计划免疫接种率不低于95%;
(3)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上升;
(4)、孕产妇保健管理率上升;
(5)、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比例不低于90%;
(6)、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不低于85%,并建立专项健康管理档案。
(二)、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全科医生熟练掌握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正确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2、及时提供家庭出诊、家庭访视等家庭卫生服务。对特殊人群实行动态服务。
3、继续开展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中医药服务。
(三)、提高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继续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避孕药具发放和咨询点服务。帮助重点对象落实避孕措施,开展避孕知识宣教,提高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知晓率。
2.积极开展孕前和孕期健康教育,把叶酸发放、产妇补助宣传到人,服务到人。
(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认真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甲流等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
3、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处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严格执行《医用垃圾处理办法》,医用废物处理率100%。
(五)、为弱势人群提供服务
1.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医疗、康复等工作。建立康复病人档案,组织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共同参加,开展群体个体相结合的康复治疗和辅导。
2.重点针对血管疾病或骨折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精神病患者、部分残疾人(听力、语言障碍)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康复治疗。做到有服务、有指导、有记录。
3.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病情动态,对新发、迁入迁出、死亡、失踪病例登记,并填报有关报表,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工作。继续对低保人员实行“君免三减半”优惠证策。
五、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
1、定期迎接卫生行证部门对中心的监督检查,并认真整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2、认真接受卫生行证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证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德教育。
3、认真研究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事故防范。
六、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随着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不断上升,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实现战略前移,动员由医院诊治的病人康复后回到社区,对其的整体健康和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一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等高危人群为重点宣教人群。旨在提升辖区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
篇3: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砖埠中心卫生院
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各村卫生室、院各科室:
为规范和加强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全镇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沂南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指: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全镇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成本补助。
3、专项资金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二、资金的拨付
1、根据本年度上级财政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补助和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数额,结合我院服务的城乡实际人口,确定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拨付总额。
2、每年12月底前编制当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和用款计划,并连同上一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县卫计局财务科。
3、第一次资金拨付为预拨资金,拨付是根据我院服务的实际人口等因素确定,预拨资金总额根据县财政、卫计部门核定的数额拨付。
4、按照《砖埠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细则》具体要求,开展对各辖区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资金拨付总额,原则上将不低于54.5%的专项资金补助到村卫生室。
三、资金的使用
1、对下拨的专项资金核算与管理统一归口到院财务科,按项目设置专账核算。严禁体外循环,并明确专人负责,项目不得相互混用,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资金使用情况。
2、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核算与单位的医疗支出核算科目不得混用,其具体要求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卫生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负责对辖区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日常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将专项资金补助到辖区卫生室。
4、各单位凡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要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归档工作,以便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四、资金监督
1、有关职能科室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督,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
2、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制,将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制定考核实施方案,每季度进行考核评估一次,考评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3、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规定用途之外的工作,自觉接受县财政、卫计部门的检查与指导。
4、卫生院将不定期对社区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通报,提高项目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
20**年3月1日